我們知道
煤質分析儀由于儀器儀表度的局限加上人的感官靈敏度判斷的局限等,使得煤質分析儀的測量結果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著一些誤差現象。而在前面介紹的煤質分析儀的常見誤差現象中,我們知道
煤質分析儀的誤差現象主要是有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這兩種。下面,中江蘇國創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的小編就針對這兩種誤差現象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如何盡量的減少誤差的產生。
1、煤質分析儀系統誤差:
由于系統誤差是由儀器、試劑、測量方法造成的,那么我們在試驗時,一定要使用經過校正的儀器。如對天平的砝碼、等臂天平的臂長以及電子天平、熱電偶等進行定期鑒定,定期進行標定樣測試,以便掌握儀器的運行情況。試劑方面一定要用分析純試劑,容器一定要清潔,保證蒸餾水不含雜質。在測量方法上,如酸堿滴定中,由于使用不同的指示劑,可以得出不同的終點,當然滴定終點不會恰好和等當點一致,所以選用指示劑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試驗中多次試驗,選擇那些pH值的變色范圍和等當點pH接近的指示劑就可以減少滴定誤差。
2、煤質分析儀偶然誤差:
因煤炭本身的特殊性和不同指標對煤樣有不同的技術要求,要得到具有代表性和準確的分析結果,在煤樣的采取和制備上應嚴格按國家規定進行煤樣的采取、制備、化驗,如在車皮、煤流等采樣中,一定要做到均勻、不漏點、子樣重量不少于規定重量等。由于煤是一種多孔結構的吸濕性物質,空氣和環境中的水分對試樣的實際質量影響較大,煤質分析中所用的煤樣,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都應是經過破碎和縮分處理后的空氣干燥煤樣。為了避免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區因空氣濕度相差較大,使煤質分析結果出現明顯差異,在進行各種煤質分析項目如灰分、揮發分、元素分析、發熱量等指標時,同時測定結果,以保證各指標測值的準確性。實際工作中如不能實現同時測定,則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即煤樣水分不發生顯著變化的期限(zui多不超過7天)內進行。煤樣制成后,應裝入嚴密的容器中,通常可用帶有嚴密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的玻璃瓶。在稱量前,煤樣應充分混勻,再進行稱取、試驗,同時在破碎、縮分時一定要按規定操作。
目前,由于多使用現代化的儀器,可能需主觀估計的數據減少,但有時仍需估計數據,如在看滴定管讀數時,對于zui后一位讀數的估計,多次估計的不同就可能造成偶然誤差,這就要求我們操作人員以一種慣性的標準來讀數,盡可能減小誤差。
由于環境變化、電流、電壓等意外因素引起的誤差,我們可以盡量使化驗室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利用目前較先進的設備,使化驗室的溫度、濕度都處于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就可以減少由這方面造成的誤差。
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不同,經過多次重復測定可以發現值正負號出現的機會相同,因此,偶然誤差可以通過多次平行測定使之減少到接近消除。
準確度是指測定值和真實值的符合程度,我們要得到較高的準確度,必須使系統誤差減小到zui低程度,在系統誤差zui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偶然誤差,這樣就可以減小煤質分析中的誤差。
由于煤炭的特殊性,煤質分析儀試驗方法的規范性較強。雖然在測定過程中誤差是很難避免的,但是只要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術,認真細致地遵照國家標準進行工作,就可以使誤差趨于zui小。因此,煤質分析工作者應善于判斷分析結果的正確性,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予以糾正,以使煤質分析中的誤差達到zui小。